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同比增长37%
根据GGII的中增长数据,到2025年上半年,国负中国负极材料的极材出货量将达到129万吨,同比增长37%。料出这一增速虽不及其他主要原材料,货量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由于价格预期上涨导致企业提前囤货,同比从而上半年的中增长出货量基数较高。预计2025年,国负中国负极材料的极材出货总量将超过26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25%。料出
2021-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及预测(万吨)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货量2025年7月

从产品细分来看,同比2025年上半年人造石墨的中增长出货量为117万吨,同比增长47%,国负占负极材料总出货量的极材91%;天然石墨的出货量为10.6万吨,同比下降23%;其他材料的占比小幅提升0.2个百分点,这主要受到硅基负极的推动。

2024年-2025年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结构(%)
备注:硅基负极材料为复合后口径;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7月
在价格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负极用焦的价格环比上涨超过40%,但第二季度价格有所回落,对负极材料价格的推动作用有限。天然石墨受到人造石墨的挤压,价格略有下滑。在产品性能方面,新一代储能大容量产品推动了人造石墨的克容量提升,多家电池企业的测试表明克容量从350mAh/g提升至353-355mAh/g,压实密度从1.6g/cm3提高至1.65g/cm3,快充倍率(4C)产品的行业渗透率超过15%。新型硅碳材料已开始小批量出货,预计6月行业出货约100吨(纯硅粉),其中超过80%应用于高端数码领域。由于材料一致性问题,动力领域预计2025年仍处于验证阶段,预计到2026年将在动力领域实现规模化增长。在技术发展方面,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将继续向快充倍率(4C→>5C)、高压实(1.6→1.7g/cm3)和高克容方向推进。
主流储能锂电池对人造石墨主要性能要求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7月
在产能方面,负极材料行业与磷酸铁锂及电池行业类似,均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TOP5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超过70%,部分企业几乎满产,而中小企业则缺乏订单,多数沦为代加工厂或停工。GGII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头部负极企业的新增产能将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代加工及自我扩产(主要集中在海外或西部地区),整体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缓慢提升。
总体而言,负极材料行业正逐渐走出低谷,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将开始新一轮的上行周期。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未来两天,梅州南部有暴雨到大暴雨
- 广东正批量制造千亿市值企业:一年新增9家,AI成催化剂
- Wedbush:苹果(AAPL.US)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美国为“战略性好棋” 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 日本股市回升之际,外资结束17周买入潮 日本保险公司大幅减持
- 品岭南味,赴宁夏之约!广东展团200+好物亮相银川绿博会、有机博览会
- 美股动态 | 礼来(LLY.US)跌近14% 口服减肥药效果未达预期
- 暨南大学县级融媒体研究与实践陆河基地揭牌,推动“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
- 即将禁用,事关每家每户!各大品牌最新回应→
- “腐蚀控制大有可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走进嘉应学院
- 特朗普要求英特尔(INTC.US)CEO辞职 质疑其“利益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