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农场+再生稻!广东智慧农业创新集成新探索
8月22日,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支持的无人大吉沙岛水稻无人农场作业技术集成、再生稻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座谈会在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大吉沙岛智慧农场举行。农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再生华南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章家恩、稻广东智华南农业大学、慧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相关专家、业创在读硕博士研究生等参加活动。

据悉,该项目由华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全国1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共同实施。水稻无人农场作业技术和再生稻机收减损技术集成是该项目需要创新研究的重要课题与目标任务,旨在通过水稻无人化智能装备与再生稻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的创新集成与示范应用,推动华南地区水稻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轻简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一行实地参观了无人农场智能机库,观摩了无人机驾驶耕地作业流程。作为示范区智能装备运维的核心枢纽,该机库集智能农机停放、AI数据交互与作业调度等多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完成多台水稻生产无人驾驶旋耕机、播种机和收割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及物联网系统部署,可保障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生产。现场技术人员演示了通过云控平台一键下发作业指令、农机自主出库执行作业的场景,生动展现了从“云端决策”到“田间执行”的全程无人化作业流程,标志着大吉沙岛水稻生产智能化管理已具备坚实的技术装备基础。
在座谈会上,章家恩教授对大吉沙岛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并围绕水稻生产“农艺-农机-生态-AI”融合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他强调,应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农艺、农业工程、生态学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间的深度交叉与协作,通过项目内、课题间、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推动水稻生产走向智能化、生态化和高值化的发展路径,努力构建适宜华南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现代化综合高效生产模式。

本项目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的正式启动和深入推进,标志着黄埔创新研究院与华南农业大学在智慧农业创新和区域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重要合作成果。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杨文武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无人农场智能装备与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技术集成与应用提供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推动水稻无人化生产、再生稻资源高效利用等配套政策落地实施;三是重点围绕“水稻无人农场智能作业”和“再生稻高效利用”两大核心,同时“嫁接”稻田生态种养等“农机与生态融合”新技术与新模式增长点,系统开展多元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致力于打造大湾区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典范,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通讯员: 赵勤儒
拍摄:覃兴谋 周俏娟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文章:
- 践行ESG理念 谋求可持续发展 恒安国际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
- 美股动态 | 台积电(TSM.US)上涨近7% 获得芯片关税免除
- 美国就业市场显现疲态 续请失业金人数创2021年底以来新高
- 中汽协:2025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出口达到474.2亿美元 同比增长4.5%
- 闵永刚院士走进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
- 两名中国公民被控违反美方限制对华出口英伟达芯片,外交部回应
- 雨势减弱,广东防汛应急响应降为Ⅳ级
- 中汽协:2025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出口达到474.2亿美元 同比增长4.5%
- 广东种业育珍品,樱桃番茄成粤西富民大产业
- 软银首次承认“星际之门”进展缓慢 并即将商讨首个数据中心位置
相关推荐:
- 梅州结束防风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闻“汛”而战显担当!珠海市排涝救援队紧急驰援惠州
- 北水动态|北水成交净买入6.61亿 加码芯片股及创新药 機會揀炒小米(01810)超17亿港元
- 中芯国际(00981)发布第二季度业绩,股东应占利润1.32亿美元 三季度收入指引为环比增长5%到7%
- 让看病更省心,让健康更可及!梅州市人民医院“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成效显著
- 财政部: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对中西部地区予以倾斜
- 新股消息 | 均胜电子(600699.SH)二次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排名第41
- 软银在AI投资中获利:Q1净利达29亿美元,超出预期
- 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陈绵润:启发更多人走上生态保护之路
- 软银首次承认“星际之门”进展缓慢 并即将商讨首个数据中心位置
